用微信做时间管理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作者:曹将
编辑:泽涛
01
我做过一套时间管理模板,在 iPad 上用,如下图:
↑ 回复「周计划2023」即可获得
每周日晚上,我会写下下周的工作日程,这样,周一上班时,便能快速投入到工作状态之中。
不过,虽然 iPad 很轻便,但也很难实现「随时带在身边」的目标。
这时候,我就会用微信来做时间管理。
方法也很简单:
1.要做什么事,就发送给自己。
2.如果这件事有明确的截止日期,那就加一个「提醒」。
↑ 如何给微信信息添加「提醒」
你肯定会问了:为什么不用专门的时间管理软件,比如 Anydo、提醒事项、Things?
因为方便。
还要多安装一个软件,真的没必要。
——重要的不是用什么工具来做事,重要的是「做事」。
02
又比如,我会在写日记的软件里做金句摘抄。
↑ 在日记软件「 DayOne 」里做金句摘抄
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这个软件打开速度很快,界面赏心悦目。
我是个颜控,一旦一个软件好看,我就想要多打开看看。
类似的软件还有「熊掌记」,这是用来写文章的工具,界面简单清爽,打开后就有码字的冲动。
——什么让自己开心,就用什么,这是讨好自己的简单动作。
03
有些人会把知识分得很体系,二十多个类别、五十多个标签,这固然很好,但真的太麻烦。
任何事情一旦麻烦,就很难坚持下去。——这是人性。
就如同 App 里某个服务如果需要多一步操作,就会失去大量点击。
所以,我会努力地将知识管理简单化。比如建立一个临时文件夹,收纳这一周可能要用到的文件,要找时就能快速定位。这可能看起来不够体系。
但足够好用。
↑ 临时文件夹
而这个好用的前提,就是方便提取。
每一年,我会定期整理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,留下常用的内容,删掉沾灰的,这样,需要的时候马上获取。
——让自己能快速找到目标内容,是知识管理能坚持下去的前提。
04
再举个例子。
因为我负责公司的培训管理工作,日常子公司经常需要用到一些不涉密的素材(资源),于是我建立了一个内部共享文档,将其放置其中。大家需要的时候,马上打开就能拿到。
很体系吗?不体系,但好用。
↑ 内部共享文档
工作久了,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:如果一份文件过于体系,大家便不想看。
比如制度,很体系吧,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去看?
但如果是某人自己整理的一套报销指南,或者一份跟领导汇报的小心得,那马上就会在各个群里得到传播。
——我们喜欢更个人导向的内容,因为他们的用词很人性化,操作很具体化,拿来就可以模仿实践。
05
很多年前我有工具幻觉。
总觉得要用什么工具,才会证明自己很牛。
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我发现工具带给我的价值就在两方面:简单和快乐。
· 简单意味着,我希望用的工具能减少我做决策的时间,而不是让我更焦虑;
· 快乐意味着,这个工具好看好用,或者至少是好看的。
对了,说起「好看」,我还有个文件夹,专门搜集好看的设计作品。
当自己有设计需求时,就翻一下,灵感自然就来了。
很简单,很快乐。
这是曹将公众号第「 1166」篇原创文章,希望对你有所启发。
标签:
为您推荐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