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:一山还比一山高_世界速看

2023-04-06 10:29:41 来源:中粮期货

摘要

笔者预计, 4月的棉花市场以震荡偏强为主,维持看涨棉价观点。供给方面北半球主产国陆续兑现减面积利多,天气升水的时间窗口也已打开。消费方面,国外消费好于市场预期,内需复苏弥补出口减量,国内整体消费维持复苏态势。资金博弈方面,国外银行危机打断美联储紧缩计划,缩表出现巨大倒退,管理基金或迎来做多棉花窗口;国内郑棉持仓仍在历史同期高位,资金做多棉花的热情仍在。风险因素,关注宏观冲击和面积天气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面积和天气交易窗口打开

北半球的种植陆续开始,面积和天气的交易窗口打开。棉粮比价处于历史低位,市场预计新年度棉花播种面积可能有较大减幅。目前的调查意向也支持减面积逻辑,3月底USDA预计美棉播种面积减少18.2%,相对于二月论坛20.8%的面积减幅有所降低,并未掀起太大市场波澜。2023/24年度美棉产量约为355万吨,同比增加11.1%,出现“面积大减但产量增加”的现象。一般情况下,减面积是减产的重要前提,此时天气容不得一点问题。而目前美棉主产区德州仍然干旱,笔者认为USDA可能低估了美棉弃耕率、高估了产量,这个预期偏差对后市是一个潜在利多。

然后市场焦点会转向新疆,受稳粮增收政策影响,下年度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或有大幅下降,单产也可能有所下降,减产和抢收预期逐步成为核心因素。中央提出稳粮增收政策,各地正在落实执行。我们了解到,2023年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幅可能在10%-15%。种子科技和完美天气加持,让2022年籽棉单产创出新高。如果天气恢复正常,2023年疆棉单产或有5%以上的回落。综合预判,2023年疆棉产量或在500万吨,同比减幅约20%。当疆棉减产、自由流动和轧花产能过剩相遇,可能会把新花抢收的烈度推升到一个新高度,10月份棉价出现非理性上涨的概率较大。

图面积天气

数据来源:USDA

消费复苏

国外消费同比不好,但是好于市场预期。2月以来,全球棉纺开机持续好转,印度从62%上升到73%,越南从45%上升到67%。美棉出口也持续超预期,截至3月23日,2022/23年度美棉出口净签约为263.9万吨,完成进度101%。这个预期偏差,对于后市是一个潜在利多。USDA论坛预计,2023/24年度全球棉花的消费预估为2515万吨,同比增加117.7万吨。棉花消费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,后市焦点逐步转向消费复苏。

国内消费复苏成为一个逐渐升温的慢变量,或许金九银十我们才能感受到它的真正威力。目前内需的增量弥补了出口的减量,整体看我国消费持续复苏。下游开机维持高位,纺纱利润在500-1000元/吨,成品库存维持低位,原料库存在正常水平。据TTEB,3月31日当周,纺企原料库存为30.4天,纺企成品库存为10.5天,织厂原料库存12.4天,织厂成品库存24.6天。

图消费情况

数据来源:TTEB、WIND

资金博弈

资金方面,管理基金净多单已下行至历史低位区间,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,管理基金可能重新迎来做多美棉的窗口。据CFTC,3月28日当周,管理基金在美棉期货市场净多单为-25632张,这是一个极低的数字。弹簧被美联储压到极致,随着银行业风险打断加息计划,管理基金做多美棉的窗口打开,正应了那句老话“物极必反”。这对美棉是一个潜在利多。

郑棉估值较低,又兼具可选消费品的复苏弹性,吸引资金持续买入,流动性溢价可能推升棉价重心。郑棉对整体大宗商品的比价估值为13.47,是2004年以来同期最低;进口亏损约1228元/吨,国内价格有优势;纺纱利润约为935元/吨,后道传导比较顺畅。这些特质吸引资金大量流入棉花市场,郑棉持仓折皮棉现货约504万吨,是2004年以来同期最高。我们认为,流动性溢价可能推升棉价重心。

综上所述,笔者预计4月棉价震荡上涨为主,面积天气交易窗口打开,消费维持复苏,资金博弈带来流动性溢价。风险方面关注宏观冲击和实际的面积天气。

图资金博弈

数据来源:Wind、国家棉花市场监测中心

(文章来源:中粮期货)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快讯